华道众合专业提供ISO20000认证、ISO27001认证、ISO27000认证、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(CCRC信息安全认证)、itss资质认证、CMMI认证、APP安全认证、商用密码产品认证在线咨询  |  公司简介  |  联系我们
10年专业ISO20000、ISO27001、ISO27000、itss、CMMI、CCRC、商用密码产品、APP安全认证咨询机构
24小时服务热线:
13681200268
4006-010-725
服务项目
最新动态
热点文章
HOME 首页 > 服务项目 > 移动互联网APP安全认证咨询 > App安全认证工作流程及监管重点

移动APP认证:App安全认证工作流程及监管重点

文章录入:华道众合   文章来源:华道众合   添加时间:2021-5-11

前言


近些年来各监管机构对于APP的监管越来越严格,企业对APP安全合规工作也来越重视。

从2019年我负责跟进公司参与的App安全认证的试点工作到现在,已经接触App安全合规工作近两年了,非常感谢这两年一起推进工作的法务老师和同事,让我从一开始的连GB/T 35273都不知道,到之后的了解。虽然现在还是对很多状况不知所措的,但是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和处理方法。

(一) APP安全认证的工作流程梳理


前阵子也有几位朋友也有问过我关于App安全认证的工作如何进行,所以梳理下关于推动认证的流程和重点整改项。

下文中的《规范》为GB/T 35273《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》的简称;

2019年03月15日 ,市场监管总局及中央网信办发布《关于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的公告》。

 

1 认证流程


整个流程涉及 安全、法务、业务[产品、开发、测试的同学共同努力完成。

第一步:提交认证申请及自评估材料,自评估材料主要是针对《规范》5-11的内容;

第二步:现场技术认证(主要针对APP及内置功能的是否符合《规范》5-9的内容),根据不合格问题进行整改;

第三步:现场审核(主要针对管理制度是否符合《规范》9-11的内容),根据不合格问题进行整改;

—————-到此就可以拿到证书了————

后续需要进行证书维持,包括版本迭代的信息更新、变化性评估等。
下图为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(App)安全认证实施规则》中的流程图

1 自评估



1.1 自评估内容

因为公司产品功能比较单一,有些项可能未提及。大致分为:App端测试、后端及运营、隐私政策、内部管理制度四部分。具体检查内容详见下边的脑图,脑图这里就不放了,有些自己总结的东西和比较大的篇幅,主要对标35273各项的检测,从新做了归纳。

1.2 自评估材料准备

申请书附录中的位置并不够展示证明截图,建议使用如下方法准备自评估资料,包括:

1.3 自评估遇到的问题

由于对标准的理解问题,可能会出现多次修改的情况,建议不对外发版,只打测试包就ok。

有些权限/收集信息未触发,可能是无权限进入,或者功能埋点较深,建议多和业务沟通。

不同渠道可能嵌入了不同的SDK,建议逐一测试。

 

2 技术验证


技术验证主要是针对APP及内置功能的是否符合《规范》5-9的内容进行的,一般测评人员也会进行现场审核。

2.1 重点关注内容

7.1 个人信息访问控制措施

5.5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

个人信息收集情况(类型、频率、是否明示)

注销功能

个性化展示

第三方SDK使用情况

个人信息存储情况

2.2 技术验证环节问题

2.2.1 第三方SDK问题

针对第三方接入管理的界定,嵌入第三方SDK是否属于第三方接入,是否需要进行适当接入评估、数据处理协议签订等等。(开始认为属于-后来不属于-针对目前情况来看还是属于,如果对这块有深入了解的大佬欢迎批评指正)

第三方SDK应该是数据处理者?数据控制者?数据共享接收方????

(1)如果跳转到第三方平台授权(如使用微信登录、QQ登录等)有品牌露出,这事独立的数据控制者

(2)对于无品牌露出,用户无法感知的SDK应该为数据数据处理者,但因目前的形式都是第三方 SDK 提供者与 App 开发者往往通过第三方SDK 提供者的开放平台,在线签署开发者服务协议来约定双方的 权利义务,鲜少有关于委托处理数据方面的专门协议或特别规定,也就难以算作协议双方之间的有效“授权”。无法真正理清责任关系。——出自《2020年软件开发包sdk安全与合规报告》。

2.2.2 个人信息收集/存储的情况

在同意隐私政策之前,不应存在敏感个人信息收集的情况

敏感信息的收集频率不应过高,对应5.2.b

用户输入个人敏感信息的页面,应做提示

2.2.3 其他

注销流程要能跑通,符合用户注销相关要求

投诉、举报、客服渠道有人响应:如客服电话能接听、QQ申请能同意、人工客服有回复等。

个人信息访问控制措施


3 现场审核


3.1 重点关注内容

1.应急预案中是否制定了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

2.是否针对开发、设计等人员进行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专业化培训及考核,提供记录

3.安全审计情况

4.开展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的情况

3.2 现场审核环节问题

3.2.1针对“明确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构”检查项

方法一: 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=业务负责人

方法二: 建立信息安全委员会,有机构负责个人信息保护工作。

3.2.2 开展个人信息安全评估

检查存在以下情况时,必须提供个人信息安全评估报告:

存在基于不同业务目的的所收集个人信息的融合汇聚

存在信息系统自动决策机制

存在委托处理、数据共享、个人信息公开披露情况

4 认证决定阶段需提供App漏洞测试报告


这里单独写出来主要是最近有在做的朋友问过我关于报告的问题,单独说一下。

通知准备材料如下:“此漏洞测试报告作为对标GB∕T 34975-2017检测报告中符合4.1.5.1要求的证明文件。漏洞测试工具建议选择专业主流的检测工具。”

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漏扫工具即可,很多公司都有自己采购移动漏扫工具,或者使用一些在线服务如360的显危镜、腾讯的金刚等等。

5 后期维护


5.1 何时需要提交自评价报告

(1)获证App的分发渠道发生变化;

(2)认证标志使用情况发生变化;

(3)获证App隐私政策发生变化;

(4)获证App收集、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、类型、方式发生变化;

(5)获证App运营者对所收集个人信息的共享、转让、公开披露的对象、方式和目的发生变化;

(6)获证App运营者收到获证App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投诉举报。

5.2 证书变更

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,获证App运营者应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:

(1)获证App名称、版本发生变更;

(2)认证范围扩大或缩小;

(3)获证App运营者名称、注册地址发生变更;

注:大版本变更、小版本新增功能新增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等情况会涉及变更费用、技术验证、现场审核费用。

 

(二)监管的重点变化梳理


关于App安全合规的监管要求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,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。本文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对监管机构发出来的通报进行统计。

想要看监管走向,首先就要了解现在都有哪些监管机构:

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组(App治理小组)
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(工信部)

国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中心(病毒中心)

地方通管局(如广东省通管局、天津通管局等)

地方网安(主要关注公司所属地的,当然也不排除有跨地域通报的情况)等

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移动APP认证信息可以经常关注我们